刘晓梅同志1977年1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自1998年从事统战工作以来,累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19年。先后担任天津市文化局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和社会文化处副处长、处长,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社会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等职务。2013年12月至今任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17年12月19日被评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
刘晓梅同志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熟谙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用最新理论政策武装头脑、创新思路、指导工作。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结合集团实际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先后撰写《科学人才观视阈下的院团后备人才培养建设探究》《科学发挥纪检职能 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国有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转型期国有文化企业思想政治新模式探究》等论文。
刘晓梅同志在社会文化处工作期间,积极探索天津公共文化建设之路,坚持文化为民、扎根基层,坚持品牌战略、带动引领,组织举办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群文活动,创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群文品牌,连续3年被评为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品牌项目,她被授予“天津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推动我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建立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注重阵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推动市级、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网络建设,多个项目被确定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有关经验在全国推广。组织“千村百站”和社区艺术团培训工程,为管好用好各级文化设施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定期组织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专题文化活动。选派优秀业务干部进驻乡镇、街道、乡村、社区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和培训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二是统筹区域与国家级群文品牌,打造科学发展格局。广泛组织开展覆盖不同群体的天津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家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多年来共举办活动达数千场,受益群众达数百万人次,逐步形成覆盖全市、“一区一品”的发展格局,群众文化活动呈现繁荣景象。打造“和平杯”“天穆杯”“文化杯”等国家级品牌,扩大天津群众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三是统筹“走出去”与文化援助,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多次组织“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到西藏、新疆等地区,采取“大舞台”“大讲堂”和“大展台”等多种形式,举办多场交流演出、书画笔会、业务培训,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连续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全国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优秀单位”和“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示范项目”称号。四是集中力量做好重大节庆群文活动的组织工作,成功举办了奥运文化广场展演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群众文化优秀成果展、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活动、建党9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2010年世博会“天津周”文化展演活动,被授予参加和协办北京奥运会“先进集体”和“最受欢迎奖”,参与世博活动“优秀组织奖”等。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期间,刘晓梅同志与非遗工作者一道扎实推动天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初步建立起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有效传承体系。一是开展全面普查,基本摸清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方式,对非遗濒危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抢救性采录,开发建设“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二是抓好“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推动非遗融入当代、融入社会、融入民众生活。打造全国性非遗品牌活动,成功举办两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组织我市部分非遗项目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性的非遗展示会,被授予“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优秀组织奖”。建立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开展“非遗校园行”系列活动,探索新媒体传播方式,广泛宣传非遗。三是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陆续出版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等丛书。与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非遗课题研究,深度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3年12月,按照市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刘晓梅同志与演艺集团领导班子抓紧落实集团组建后的各项基础性建设工作,先后完成办公设施建设、工商税务注册登记、组织机构设置、工作人员配备等大量工作,在较短时间内使集团事业发展走上了正轨。一是健全《北方演艺集团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北方演艺集团所属单位中层领导干部任免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形成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夯实基层组织根基。协助集团党委书记积极推进各项党建工作开展,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集团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科学管理,认真做好组织人事工作。依规依纪做好干部任用和管理工作,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目前集团各类领军人才50多人。深入开展“名师收徒传艺传戏工程”,培养各院团的传承接班人。加强院团后备人才建设,建立健全系列人才数据库。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每年各类培训上千人次,院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四是扎实推进群团工作,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围绕集团工作大局,集团所属所有单位全部规范建立基层工会,努力做好职代会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坚持做好特殊困难帮扶和重大节日“送温暖”活动,努力保证职工基本生活。集团工会及所属工会及职工多次受到市总工会表彰。集团团委坚持服务大局,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2016年被授予“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五是坚持一切围绕老干部,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打造老干部服务体系。针对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这一难点,积极协调确保医药费及时拨付到位,实现离休老干部医药费报销“双月清”,受到下属单位和老干部的高度认可。积极组织集团老干部参与各类比赛,多名老干部获奖,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再做贡献。
作为集团纪委书记,刘晓梅同志注重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有效运用警示教育、重点监管、风险预防等加强廉政建设。一是推动集团及所属单位建立纪检部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重心下移,形成集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集团纪委组织协调、所属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围绕治腐关键环节,结合巡视整改,紧扣艺术生产、舞美设计、演出补贴、党风廉政建设等环节,建立修订56项规章制度,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一体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二是聚焦主业主责,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盯住重要节点,聚焦“关键少数”。切实用好“四种形态”,突出第一种形态,在集团把纪律严起来、风气正起来,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三是强化重点环节监管,严肃执纪监督,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开门接访,倾听群众心声,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开展党风廉政排查工作,针对风险点,明确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全程监督、有效防控风险。四是开展廉政报告大会、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利剑高悬 警钟长鸣”主题展览、开展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以案示警、以案肃纪,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结合反腐倡廉工作新创作《蓟州廉吏燕良臣》《鱼藏剑》等反腐题材剧目,探索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反腐倡廉,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五是配齐配强纪检干部,实现纪检机构、人员全覆盖。积极组织多名纪检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增强自身建设,强化纪检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升监督执纪履职能力。
|